本篇目录:
uhf是什么意思
特高频(UHF)是指波长范围为1m~1dm,频率为300~3000MHz的无线电波,常用于移动通信和广播电视领域。无线电射频根据频率和波长的不同,可以划分为不同的波段。其中微波频段的波长范围为1m~1dm,频率范围为300MHz~3000MHz。
UHF通常是指特高频无线电波。特高频Ultra High Frequency(UHF)是指频率为300~3000MHz,波长在1m~1dm的无线电波。该波段的无线电波又称为分米波。有时,UHF也指Weird Al Yankovic 的电影 UHF。

UHF:特高频,指波长范围为1m~1dm,频率为300~3000MHz的无线电波,常用于移动通信和广播电视领域。
UHF(Ultra High Frequency)为超高频的意思。分米波段UHF波段则是指频率为300~3000MHz的特高频无线电波。VHF包含1-12频道,UHF包含13-68频道。VHF(Very high frequency)为甚高频的意思。
电磁波波长传播的距离长还是波长短的传播距离长?
1、波长越长,绕射能力越强,可以绕过小于波长的障碍物,可以延长一些传播距离,传播距离就长。沿地面传播的无线电波叫地波。当天线架设较低,且其沿地面方向为最大辐射方向时,主要是地波传播。

2、电磁波中是短波传得远。短波通信是指波长为100~10米(频率为3~30兆赫)的无线电。在通信现代化的战争中,短波通信被广泛用于传输电报、电话、数据和静态图像,在军用远程通信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
3、波长:短波的波长范围为10-100米,中波的波长范围为100-1000米,长波的波长范围为1000-10000米。波长越短,频率越高。
4、频率低的电磁波传播距离远。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同频率的电磁波,在不同介质中的速度不同。不同频率的电磁波,在同一种介质中传播时,频率越大折射率越大,速度越小。

5、波长频率不同。长波是指频率为100—300KHz,相应波长为3—1km范围内的电磁波。短波通信是波长在100米~10米之间,频率范围3兆赫~30兆赫的一种无线电通信技术。
6、短波传输距离远。长波 长波(包括超长波)是指频率为300kHz以下,波长为1000~10000的无线电波。长波它能够用天波或地波的形式传播。
无线电波的传播方向是怎样的?
无线电波是一种电磁波,可以通过空气、水、金属等物质传播。无线电波的传播途径可以分为地面波、天波、空间波和散射波四种。首先是地面波,地面波是指无线电波沿着地面传播的一种波,它的传播距离通常不超过数百公里。
传播媒介:无线电波通过空气作为传播媒介。这些电波在自由空间中传播,它们以电磁波的形式传递,并且可以沿直线路径向各个方向传播。 信号到达:WiFi信号在接收器(如电脑、手机等)的天线处被接收。
地波:沿着地球表面传播的电波,称为地波。在传播过程中因电波受到地面的吸收,其传播距离不远。频率越高,地面吸收越大,因此短波、超短波沿地面传播时,距离较近,一般不超过100公里。
无线电波的传播方式有哪几种?
长波传播方式:主要是绕地球表面以电离层波的形式传播,作用距离可达几千到上万公里,此外,在近距离(200至300公里以内)也可以由地面波传播。
无线电波的传播方式:直射 直射在视距内可以看作无线电波在自由空间中传播。反射、折射与穿透 在电磁波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当这个障碍物的尺寸远大于电磁波的波长时,电磁波在不同介质的交界处会发生发射和折射。
通常是指电磁波在各种介质中传播的一些典型方式。在地球上,无线电波的传播介质有地壳、海水、大气等。根据物理性质,可将地球介质由下而上地分为地壳高温电离层、地壳介质岩层、地壳表面导电层、大气对流层、高空电离层。
地波:沿着地球表面传播的电波,称为地波。在传播过程中因电波受到地面的吸收,其传播距离不远。频率越高,地面吸收越大,因此短波、超短波沿地面传播时,距离较近,一般不超过100公里。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空间波传播距离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的几点解答对大家有用,有任何问题和不懂的,欢迎各位老师在评论区讨论,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