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目录:
- 1、单片机的几种传输方式的总结
- 2、89系列单片机的串行通信是怎样工作的?
- 3、单片机与单片机之间如何进行串行通信
- 4、串行通信的三种方式
- 5、51单片机串行口发送数据到上位机(1)
- 6、单片机的串行口和并行口有什么不同,它们各执行什么功能,可以详细讲解...
单片机的几种传输方式的总结
RS485传输速率为10Mbps,最大传输距离1219米,采用二线制时可实现真正的多点双向通信,而采 用四线连接时只能实现点对多点通信,无论四线还是二线连接方式总线上可接多达 32 个设备。串行通信传输速率用于说明传输的快慢。
方式0是同步移位寄存器方式,帧格式8位,波特率固定为fosc/12。方式1是8位异步通信方式,帧格式10位,波特率可变:T溢出率/n(n= :32或16)。方式2是9位异步通信方式,帧格式11位,波特率固定: fosc/n(n=32 或16)。

SPI:SPI(SerialPeripheralInterface)是MOTOROLA公司提出的同步串行总线方式。高速同步串行口。3~4线接口,收发独立、可同步进行.因其硬件功能强大而被广泛应用。在单片机组成的智能仪器和测控系统中。IIC由1根串行数据线(SDA)+1根串行时钟线(SCL)构成,实现了双工的同步数据传输(双向传输)。
单片机内部有一个全双工串行接口。什么叫全双工串口呢?一般来说,只能接受或只能发送的称为单工串行;既可接收又可发送,但不能同时进行的称为半双工;能同时接收和发送的串行口称为全双工串行口。
89系列单片机的串行通信是怎样工作的?
1、系列单片机的串行通信有4种工作方式:方式0是同步移位寄存器方式,帧格式8位,波特率固定为fosc/12。方式1是8位异步通信方式,帧格式10位,波特率可变:T溢出率/n(n= :32或16)。方式2是9位异步通信方式,帧格式11位,波特率固定: fosc/n(n=32 或16)。

2、第一个问题:晶振频率为12MHz,计算出来的波特率是不精确的,通信时会出乱码的,要用10592MHz的晶振。第二个问题:定时器T0不论工作方式几都不能作为波特率发生器的,必须用T1。这样的话,时间常数的计算是:X=F4H。
3、通常,单片机串口通信可以分为两个部分: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在数据发送过程中,单片机向串口寄存器写入要发送的数据,然后触发串口硬件发送数据。在数据接收过程中,单片机通过读取串口寄存器中的数据来获取接收到的数据。单片机串口通在单片机串口通信中,串口寄存器是十分重要的。
单片机与单片机之间如何进行串行通信
1、将两个单片机的RXD与TXD相连\x0d\x0a根据需要传输的数据编写传输协议\x0d\x0a编写串行通信程序,将自己需要发送的数据按照协议进行发送\x0d\x0a编写接收程序,按照协议进行接收\x0d\x0a将两个程序分别写入两个单片机,运行。

2、要实现两个单片机之间的串行口通信,可以使用USART(Universal Synchronous/Asynchronous Receiver/Transmitter)模块。以下是一个可能的实现方案: 硬件连接:将两个单片机的USART模块相互连接,其中一台单片机的发送引脚连接到另一台单片机的接收引脚,而另一台单片机的发送引脚连接到第一台单片机的接收引脚。
3、单片机之间的多机通信方式1是通过双机串行连接,当SM0、SM1配置为01时,串口进入方式1,利用TXD和RXD脚进行数据传输。这种方式支持10位帧,包括1位起始位、8位数据位和1位停止位,数据按最低位先发送或接收。波特率可通过公式确定,其中SMOD位影响频率。
4、大多数计算机应用系统与智能单元之间只需使用3到5根信号线即可工作。这时,除了TXD、RXD以外,还需使用RTS、CTS、DCD、DTR、DSR等信号线。(当然,在程序中也需要对相应的信号线进行设置。)以上接法,在设计程序时,直接进行数据的接收和发送就可以了,不需要对信号线的状态进行判断或设置。
串行通信的三种方式
1、串行通信有三种方式。分别是调幅方式、调频方式和数字编码方式。调幅方式的特点 远程通信时,发送的数字信息,如二进制数据,首先要调制成模拟信息。 幅度调制是用某种电平或电流来表示逻辑“1”,称为传号;而用另一种电平或电流来表示逻辑“0”,称为空号。
2、根据信息的传送方向,串行通讯可以分为单工、半双工和全双工三种。单工通讯信息只能单向传送,半双工通讯信息能双向传送但不能同时双向传送,全双工通讯则信息能够同时双向传送。串行通讯分为异步通讯和同步通讯两种方式,其中在单片机中,主要使用异步通讯方式。
3、串行数据通信的方向性结构有三种,即单工、半双工和全双工。信息只能单向传送为单工;信息能双向传送但不能同时双向传送称为半双工;信息能够同时双向传送则称为全双工。 串行通讯又分为异步通讯和同步通讯两种方式。在单片机中,主要使用异步通讯方式。
4、全双工制式 全双工:指可以同时(瞬时)进行信号的双向传输(A→B且B→A)。指A→B的同时B→A,是瞬时同步的。半双工制式 半双工:数据传输指数据可以在一个信号载体的两个方向上传输,但是不能同时传输。单工制式 单工:模式的数据传输是单向的。
5、串行通信可以分为单工、半双工和全双工三种模式。单工通信是指只能在一个方向上进行数据传输的通信方式,例如电视广播。单工通信只需要一条传输线。半双工通信是指可以在两个方向上进行数据传输,但不能同时进行的通信方式,例如对讲机。半双工通信需要两条传输线。
51单片机串行口发送数据到上位机(1)
单片机的串行口结构主要包括两个独立的数据缓冲寄存器(SBUF)、发送控制器、接受控制器、输入移位寄存器以及控制门电路。发送数据时,数据首先被写入SBUF寄存器,随后通过转换为串行数据并加上起始位和停止位后,通过TXD引脚发送出去。
其次,PCON=0X80为波特率倍增设置,故而19200又倍增为38400。这已远远超出了51单片机的频 率范围,第三,虽然设置了串口方式1(T1控波),但未设置串口中断(TI)。所以当发送完一个字符后,CPU并未产生中断信号,无法判断是否已发送完毕 ,故而持续等待中断的发生,造成时间上的占用,延缓了发送速度。
在while(1);前面加一句 TI=1; 就可以了自己发送了。不过这样的中断服务程序千万别拿去面试,很多人技术领导一看到写的代码中断服务程序中有delay()一类的东西就直接毙掉。
单片机的串行口和并行口有什么不同,它们各执行什么功能,可以详细讲解...
1、主体不同 串行口:采用串行传输方式来传输数据的接口标准。并行口:采用并行传输方式来传输数据的接口标准。特点不同 串行口:串口没有干扰,传输出错后重发一位就可以了,所以要比并口快。并行口:8位通道之间的互相干扰,传输时速度就受到了限制。
2、两种接口都是用来传送二进制数据的接口形式。串行接口,一般有一根时钟线,一根数据线,一个时钟周期传送二进制1位,要传送一个字节至少需要8个时钟周期,串行线根数少,远程传输抗干扰能力强,成本低。
3、通过串行通讯与并行通讯的对比,可以看出:串行通讯很简单,但是相对速度低;并行通讯比较复杂,但是相对速度高。
4、串行接口,简称串口,是采用串行通信协议的扩展接口。并行接口,简称并口,也就是LPT接口,是采用并行通信协议的扩展接口。串口和并行口是用来通信的,但是单片机的串口和并口还可以用来做I/O接口。串口和并口都能通过直接电缆连接的方式实现双机互连,在此方式下数据只能低速传输。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单片机串行通信流程图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的几点解答对大家有用,有任何问题和不懂的,欢迎各位老师在评论区讨论,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