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目录:
网络时延的计算
(时延=发送时延+传播时延+处理时延+排队时延)一般,发送时延与传播时延是我们主要考虑的。对于报文长度较大的情况,发送时延是主要矛盾;报文长度较小的情况,传播时延是主要矛盾。
传播时延=信道长度(m)/电磁波在信道上的传播速率(m/s) 。首先传播时延为:2000m÷(2×10^8 m/s)=10^-5s=10us。

总时延 = 排队时延 + 处理时延 + 传输时延 + 传播时延 排队时延 分组在路由器的输入队列和输出队列中排队等待的时间,取决于网络当前的通信量。
传输速率为8Mbps,则传输速率为8/8=1MB/s。该文件传输时间为1372MB/1MB/s=1372s。由于发送时延包括了排队、处理、传输和传播时延,因此无法直接通过传输时间计算发送时延。
计算方法:1秒=1000毫秒(例:30ms为0.03秒)点击开始,在运行里输入“CMD”。在弹出的命令提示框里输入“ping 服务器IP -t”或ping 域名 -t。

网络延迟100ms以下算是正常的。1~30ms:极快,几乎察觉不出有延迟,玩任何游戏速度都特别顺畅。31~50ms:良好,可以正常游戏,没有明显的延迟情况。
发送时延和传播时延计算公式
1、传播延时=信道长度/电磁波在信道上的传输速率 发送延时: 发送数据所需要的时间 发送延时=数据块长度/信道带宽 排队延时: 数据在交换节点等候发送在缓存中所排队所经历的延时。
2、= 排队时延 + 处理时延 + 传输时延 + 传播时延 排队时延 分组在路由器的输入队列和输出队列中排队等待的时间,取决于网络当前的通信量。

3、发送时延=数据帧长度(b)/发送速率(b/s)传播时延=信道长度(m)/电磁波在信道上的传播速率(m/s)时延是指一个报文或分组从一个网络的一端传送到另一个端所需要的时间。
4、首先传播时延为:2000m÷(2×10^8 m/s)=10^-5s=10us。分组大小为100B:假设带宽为X,要使的传播时延等于发送时延,所以带宽:X=100B÷10us=10MB/s=80Mbit/s。
5、发送时延是终端发送该分组所用时间,一般发送时延=分组/带宽,传播时延=传播距离/光电信号在链路上传播速度,处理时延=分组在路由或者交换机中排队和解封装并重新封装的的时间。
6、或者从接收端发送确认帧,到发送端收到确认帧),总共经历的时间。传播时延 = d/s d = 物理链路的长度 s = 介质的信号传播速度 (~2x108 m/sec)处理时延是指计算机处理数据所需的时间,与计算机CPU的性能有关。
计算机网络发送时延和传播时延怎么算
1、发送时延 = 发送时延 + 处理时延 传播时延 = 传输距离 / 传输速率 + 处理时延 发送时延是指数据从发送设备发送到接收设备所经过的时间,通常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发送时延、传播时延和处理时延。
2、= 排队时延 + 处理时延 + 传输时延 + 传播时延 排队时延 分组在路由器的输入队列和输出队列中排队等待的时间,取决于网络当前的通信量。
3、对于报文长度较大的情况,发送时延是主要矛盾;报文长度较小的情况,传播时延是主要矛盾。(计算机网络方面的时延概念)时延是指从说话人开始说话到受话人听到所说的内容的时间。
4、首先传播时延为:2000m÷(2×10^8 m/s)=10^-5s=10us。分组大小为100B:假设带宽为X,要使的传播时延等于发送时延,所以带宽:X=100B÷10us=10MB/s=80Mbit/s。
5、第三问:数据到达交换机要进行存储转发,即每个交换机发送一次数据,所以一共发送了五次数据,即发送时延为5*1500/100*106=5*15us=75us。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传输时延的单位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的几点解答对大家有用,有任何问题和不懂的,欢迎各位老师在评论区讨论,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