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目录:
- 1、直流信号和交流信号有什么区别?
- 2、与直流电源相连产生的信号是接地信号还是浮地信号?
- 3、电流信号(0-20mA)与电压信号(0-10V)信号传输的特点是什么?
- 4、交流信号通过直流电源时,会受到直流电源电压影响吗
直流信号和交流信号有什么区别?
直流电:在电路中沿着一个不变的方向传导的电流。交流电: 方向和强度作周期性变化的电流。直流电:这种电流用于电解、直流电动机和电讯上。用直流发电机、电池或使交流电通过整流器,都能取得直流电。
从两者的不同点进行区分。直流和交流有3点不同:两者的原理不同:直流的原理:直流电所通过的电路称直流电路,是由直流电源和电阻构成的闭合导电回路。在该直流电路中,形成恒定的电场。

交流电与直流电最直观的区别是方向变不变。直流电的电流方向是不随时问变化的,但大小可能变化。最特殊的直流电是大小方向都不变的稳恒电流。所谓交流,就是电流交替流动,其方向是交替变化的。
电被分为两种电流:交流电(AC)和直流电(DC)。交流电的极性在一秒钟内变换多次,而直流电则保持恒定不变。墙壁上的电就是交流电,而电池中的电便是直流电。
与直流电源相连产生的信号是接地信号还是浮地信号?
同理,当我们分析交流状态,画交流通路时,就要将直流电压源短路,由于电路中的直流电源都是一端接地的,当然就是将直流电源看作接地了。(我们用的供电直流电源的内阻是极小的,认为等于零)。

浮地(Floating ground):浮地的特点是该电路的地与大地无导体连接,即该电路不受大地电性能的影响。
这是由叠加原理的分析方法得来,直流分析时信号源都除源短路了,交流分析时直流电源也要除源,直流电压源的除源方法就是短路,一般电源都是有一端接地的,所以就变为电源对地短路了。
信号地,根据你仪表的情况而定,如果要求不高,低频信号,干扰不大的话,可以直接接到直流电源的公共端,这就是信号系统浮地。这种方法简单,但整个系统与大地绝缘电阻不能小于50MΩ。

这句话是有局限性的,一般是指电子线路。因为在电子线路中,直流电源的正负之间都接有的大滤波点容,对于交流信号来说认为是短路的,而电源的正或负是接地的,所以说直流电源对交流而言相当于接地。
在实验中,直流稳定电源的地即是电路的地端,所以直流稳定电源的“地”一般要与实验板的“地”连接起来。
电流信号(0-20mA)与电压信号(0-10V)信号传输的特点是什么?
1、特点不同:内阻小的信号源适合输出电流信号。内阻大的信号源适合输出电压信号。量程不同:电流信号一般为4~20MA。电压信号要根据具体操作对象才能确定。
2、相对电压型而言,电流型输出抗干扰能力强。工业现场一般采用电流型输出,常用标准是4~20mA输出。电流型信号,理想情况的外特性,相当du于一个非常大的电压源串联了一个非常大的内阻。
3、电流信号、电压信号都是电信号,而且是模拟量信号。电信号的传输优点是容易产生、便于控制、易于处理。
4、电信号是指随着时间而变化的电压或电流,因此在数学描述上可将它表示为时间的函数,并可画出其波形。信息通过电信号进行传送、交换、存储、提取等。电子电路中的信号均为电信号,一般也简称为信号。
5、-10V,是有源的,三线制,或者四线制。而4-20mA可以实现两线制传输,节省导线。
6、首先有一点你没有搞清楚,4-20MA是电流信号,0-10V是电压信号,一个是电流,一个是电压,就这个区别。
交流信号通过直流电源时,会受到直流电源电压影响吗
1、同理,当我们分析交流状态,画交流通路时,就要将直流电压源短路,由于电路中的直流电源都是一端接地的,当然就是将直流电源看作接地了。(我们用的供电直流电源的内阻是极小的,认为等于零)。
2、当使用直流电源时,如果直流输出对地有交流电压,可能会导致以下问题:安全隐患:交流电压会让电路处于危险状态,存在触电的风险,对使用者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胁。
3、交流电会有谐波和磁场干扰,直流电不会有干扰,动力直流电是不怕干扰的,只有电压很低的直流信号线路和交流电线靠的太近,会被交流电干扰,强电与弱电(尤其是信号线)在一起弱电会受干扰的。
4、放电的效果)不会影响电压大小。直流电流被电容阻断了,只有交流电流能够通过。正确做法是(根据信号源的性质):把直流“电压”源与交流“电压”源串联,或者把直流“电流”源与交流“电流”源并联。
5、直流电源一定不会有交流电压输出,比方干电池,蓄电池。而且在实际电路中,都要保证电压源接近于理想,也就是内阻很小,输出电压恒定,也就是保证了它对交流分量没有贡献。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直流信号是否可以远距离传输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的几点解答对大家有用,有任何问题和不懂的,欢迎各位老师在评论区讨论,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