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目录:
三种通信模式SPI、UART、I2C它们的工作原理
uart:是一种通用串行数据总线,用于异步通信。该总线双向通信,可以实现全双工传输和接收。在嵌入式设计中,uart用来主机与辅助设备通信,如汽车音响与外接ap之间的通信,与pc机通信包括与监控调试器和其它器件,如eeprom通信。
UART用在与主机(比如计算机)接口外设相连。I2C是由飞利浦公司提出的,用于与芯片与芯片之间的通信。spi是摩托罗拉最先提出的,用于芯片与芯片间的通信,与i2c不同的是传输需要四根线,i2c传输需要两根线,所以速率比i2c快。

spi通信是一种高速的,全双工,同步的通信总线,并且在芯片的管脚上只占用四根线。I2C总线是一种简单、双向二线制同步串行总线,它只需要两根线即可在连接于总线上的器件之间传送信息。
在spi传输协议中,从设备要发数据给主设备,这个过程具体是什么样子的...
利用SPI可以在软件的控制下构成各种系统。如一个主控制器和几个从控制器、几个从控制器相互连接构成多主机系统(分布式系统)、一个主控制器和一个或几个从I/O设备所构成的各种系统等。
比较方便的方法是主机定周期发送数据(也可以是空数据包),同时收取从机数据包,一般情况下都可以满足通信要求。

SPI是一个环形总线结构,其时序其实很简单,主要是在SCK的控制下,两个双向移位寄存器进行数据交换。SPI数据传输原理很简单,它需要至少4根线,事实上3根也可以。
SPI的通信原理很简单,它以主从方式工作,这种模式通常有一个主设备和一个或多个从设备,需要至少4根线,事实上3根也可以(单向传输时)。
SPI理论的数据传输
1、SPI是一个环形总线结构,其时序其实很简单,主要是在SCK的控制下,两个双向移位寄存器进行数据交换。SPI数据传输原理很简单,它需要至少4根线,事实上3根也可以。

2、在大多数应用场合,可以使用一个主控制器作为主控机来控制数据。并向一个或几个从外围器件传送该数据。从器件只有在主控机发命令时才能接收或发送数据,其数据的传输格式是高位(MSB)在前,低位(LSB)在后。
3、spi传输协议包括: 主-从模式:这是SPI协议的基本模式,也是最常用的模式。在这个模式下,一个微控制器作为主设备,控制SPI总线并发送和接收数据。
SPI是什么意思?
两个意思:SPI是串行外设接口(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的缩写。SPI,是一种高速的,全双工,同步的通信总线,并且在芯片的管脚上只占用四根线,节约了芯片的管脚,同时为PCB的布局上节省空间,提供方便。
第一种解释:SPI是串行(serial)、并行(parallel)和独立(independent)三个英文单词的首字母,这三个词几种说明了多重记忆系统之间的关系。SPI理论认为,记忆系统是由多个执行特定功能的记忆模块构成的。
SPI是串行外设接口(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的名称缩写。
进度绩效指数(Schedule Performance Index,SPI)是一个用来衡量项目进度绩效的指标。它是指计划完成工作量与实际完成工作量之间的比率。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spi总线数据的传输格式是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的几点解答对大家有用,有任何问题和不懂的,欢迎各位老师在评论区讨论,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