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工科技

无线传输电路设计(无线传输系统设计方案)

本篇目录:

51单片机与DS18B20之间可以实现无线传输吗?电路应该怎样设计呢?

设计思路: DS18B20 加一个 8 脚单片机 加一个 无线发送电路,把温度数据 通过 无线信号发送。 可以通过 接收 无线信号 温度数据,单片机 显示温度, 或者 控制 其他 设备。

ds18b20不能直接远程传输,可附加一片单片机(2051之类的),以485(推荐)、CAN等总线形式传回数据。

无线传输电路设计(无线传输系统设计方案)-图1

单片机和DS18B20温度传感器、LCD1602液晶显示,NRF24L01无线传输模块 的无线温度监测系统的收发程序 请问你有什么程序吗毕业设计用也要上下限报警的(+45~-10)不要收钱的,帮忙给分。

DS18B20总共才三个脚,电路的话已经没有什么好设计的了,都是标准的1脚接VCC电源,2脚信号引脚直接与单片机相连并外接一个7K的上拉电阻,3脚接地。

选择通讯模块完成传输 1:用rf905进行数据传输,两块单片机都通过串口将数据发送给905,然后通过905发送出去。

无线传输电路设计(无线传输系统设计方案)-图2

谁能给个RC震荡电路的设计图

1、无线话筒的电路图和工作原理 图 1 是调频无线话筒的电路图。 图1 无线话筒的电路图 驻极体话筒将声音转变为音频电流,加在由晶体管 V、线圈 L 和电容器C1 组成的高频振荡器上,形成调频信号由天线发射到 空间。

2、上面的图就是一个最简单的振荡电路,叫做RC相移振荡电路。但是这种电路只适用于产生较低频率的信号。下面是一个可以产生高频信号的振荡电路,但是下面的电路包括了音频输入、调制、发射等功能。不算是最简单的。

3、利用 RC 网络(如下图所示)提供响应信号所需的相移的电路 采用RC选频网络构成的振荡电路称为RC振荡电路,它适用于低频振荡,一般用于产生1Hz~1MHz的低频信号。电路由放大电路、选频网络、正反馈网络,稳幅环节四部分构成。

无线传输电路设计(无线传输系统设计方案)-图3

4、RC正弦波振荡电路 电路组成 振荡的建立与稳定 由图可知,在 时,经RC反馈网络传输到运放同相端的电压 与 同相,即有 和 。

5、如图所示为频率可调、幅度不变的正弦波振荡电路。该电路由两级移相电路和一级分线性反相放大器串接而成。移相电路采用集成运算放大器AA2和RC的组合。

信号的无线发射和接受电路该怎么设计?

1、在发射及接收电路中为减小体积,所有电阻均选用1/8W或1/16W的金属膜电阻;电解电容亦用超小型电容,其它电容全部采用高频陶瓷电容。在焊接时元件引脚尽量剪短,使其紧贴电路板,电路板材料应选用高频电路板。

2、其具体做法是,利用注极体MEC做声电转换器、晶体三极管音频放大电路对音频信号进行放大,利用放大后的音频信号对高频载波进行调制,再由发射电路将调制波发射出去,然后,用带调频波段的普通收音机接收信号。

3、①调整静态工作点:各晶体管的作用不同,所处的工作点不一样,各级静态工作点的调整是通过无信号时(本机振荡停振)无外加信号时各晶体管发射极电阻上的电压的大小分别来衡量的。

4、其接收到红外发射管发射出的光信号后转换为电信号(为微安级的电流),此电信号输入到接收IC内部经过放大--增益--滤波--解调变--整形还原后,还原遥控器给出的原始编码,通过接收头信号输出脚输入到后面的代码识别电路。

无线充电全电路设计图是怎样的?

电磁感应式 初级线圈一定频率的交流电,通过电磁感应在次级线圈中产生一定的电流,从而将能量从传输端转移到接收端。

但负载时,一般设计为2倍U输入。滤波电容越大输出电压越高,反之越低。单相桥式整流电路中,如果没有滤波电容,在负载开路时,输出电压为交流输入电压的0.9倍,即:U输出=0.9*U输入。

所谓的无线充电技术只是利用了电磁波感应原理,及相关的交流感应技术,在发送和接收端用相应的线圈来发送和接收产生感应的交流信号来进行充电的。

此电路图用芯片sl1052做为控制,结构简单,功能齐全。??引脚功能1电源端。 2温度监控输入端。 3充电状态指示。 4接地端。 5调整管驱动端。与外部调整管的基极( 相连。6 充电控制。 7电流采样输入。

电磁无线充电是利用供电方上的感应磁铁与受电方之间产生的感应磁通量,将磁力转化为电能,然后传输出去。这种充电方式的优点是设备所需的电路结构相对简单,充电设备可以小型化,而且成本便宜,充电效率会相对更高。

电磁感应式无线充电,当电源的电流通过线圈(无线充电器的送电线圈)会产生磁场,其他未通电的线圈(手机端的受电线圈)靠近该磁场就会产生电流,为手机充电。无线充电的优点安全:无通电接点设计,可以避免触电的危险。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无线传输系统设计方案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的几点解答对大家有用,有任何问题和不懂的,欢迎各位老师在评论区讨论,给我留言。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