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工科技

dma中断传输(dma中断的触发方式)

本篇目录:

什么是DMA、中断处理、通道方式?

1、DMA(直接内存存取)方式。DMA方式也称为直接主存存取方式,其思想是:允许主存储器和I/O设备之间通过“DMA控制器(DMAC)”直接进行批量数据交换,除了在数据传输开始和结束时,整个过程无须CPU的干预。I/O通道控制方式。

2、查询方式是通过查询标志位来判定DMA结束,中断方式是DMA结束的时候返回中断,在程序中不需要一直查询标志位。

dma中断传输(dma中断的触发方式)-图1

3、DMA与中断的区别 中断方式是在数据缓冲寄存器满之后发出中断,要求CPU进行中断处理,而DMA方式则是在所要求传送的数据块全部传送结束时要求CPU 进行中断处理。这就大大减少了CPU进行中断处理的次数。

4、DMA方式和通道方式较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这两种方式采用了外设和内存直接交换数据的方式。只有在一段数据传送结束时,这两种方式才发出中断信号要求CPU做善后处理,从而大大减少了CPU的工作负担。

5、CPU中断方式:每次操作需要保护和恢复现场,中断次数多,CPU需要花较多的时间处理中断,但节约CPU资源。DMA中断方式:每次操作将数据由设备直接送入内存或内存直接送到设备,数据传送方向由设备到CPU再到内存或相反。

dma中断传输(dma中断的触发方式)-图2

中断方式和DMA方式传送数据,哪个的CPU效率高?

1、采用DMA方式CPU的效率最高。程序查询方式的信息交换控制只由主机执行程序实现,当主机执行I/O操作时,发出查询信号,若外设准备就绪,则开始信息交互,然后判断信息传输是否结束,没有则继续发送查询信号直至信息传输结束。

2、程序查询方式,最简单的I/O方式,数据在CPU和外设之间的传送完全靠计算机程序控制,外设和CPU之间是串行工作,CPU效率低。

3、速度较慢。中断方式传送:CPU效率高,实时性好,速度快;程序编制较为复杂。直接存储器存取:数据传输由DMA硬件来控制,数据直接在内存和外设之间交换,可以达到很高的传输速率(可达几MB/秒)。

dma中断传输(dma中断的触发方式)-图3

4、DMA方式优点:对于CPU而言,它的任务仅仅是在一个数据块传输之前对DMAC进行初始化,CPU用于传输控制的操作达到最小(不考虑与通道/IO处理器方式的比较),CPU的效率最高。CPU与外设“并行”工作。

5、查询方式要轮流对多个中断源进行查询,所需时间较长,很难满足外设的实时要求,而采用中断方式便可满足外设的实时性要求。(2)中断方式与DMA方式相比的不足之处是:中断方式传送数据的速度比DMA慢,不适于高速外设的要求。

dma方式中的中断请求和程序中断方式中的中断有何区别

1、查询方式是通过查询标志位来判定DMA结束,中断方式是DMA结束的时候返回中断,在程序中不需要一直查询标志位。

2、CPU中断方式:每次操作需要保护和恢复现场,中断次数多,CPU需要花较多的时间处理中断,但节约CPU资源。DMA中断方式:每次操作将数据由设备直接送入内存或内存直接送到设备,数据传送方向由设备到CPU再到内存或相反。

3、从数据传送上看:程序中断方式靠程序传送,DMA方式靠硬件传送;2从CPU响应时间上看,程序中断方式是在一条指令执行结束时响应,而DMA方式可在指令周期内任意存取周期结束时响应。

4、DMA方式优点:对于CPU而言,它的任务仅仅是在一个数据块传输之前对DMAC进行初始化,CPU用于传输控制的操作达到最小(不考虑与通道/IO处理器方式的比较),CPU的效率最高。CPU与外设“并行”工作。

5、DMA 传送方式的优先级高于中断方式,两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对CPU的干扰程度不同。

通道、DMA、中断三种基本I/O方式的异同点?

DMA(直接内存存取)方式。DMA方式也称为直接主存存取方式,其思想是:允许主存储器和I/O设备之间通过“DMA控制器(DMAC)”直接进行批量数据交换,除了在数据传输开始和结束时,整个过程无须CPU的干预。I/O通道控制方式。

中断处理方式;引入中断之后,每当设备完成I/O操作,便以中断请求方式通知CPU,然后进行相应处理。但由于CPU直接控制输入输出操作,每传达一个单位信息,都要发生一次中断,因而仍然消耗大量CPU时间。

【答案】:计算机I/O数据的传送方式通常有:直接传送、查询传送、中断传送和DMA传送4种。其中,直接传送是一种最简单的I/O传送方式,它的工作过程类似于通常的存储器传送操作。

dma方式和中断方式的区别

1、CPU中断方式:每次操作需要保护和恢复现场,中断次数多,CPU需要花较多的时间处理中断,但节约CPU资源。DMA中断方式:每次操作将数据由设备直接送入内存或内存直接送到设备,数据传送方向由设备到CPU再到内存或相反。

2、程序中断需保护现场,DMA方式不需保护现场。DMA优先级比中断的优先级高。

3、中断处理方式;引入中断之后,每当设备完成I/O操作,便以中断请求方式通知CPU,然后进行相应处理。但由于CPU直接控制输入输出操作,每传达一个单位信息,都要发生一次中断,因而仍然消耗大量CPU时间。

4、中断方式是在数据缓冲寄存区满后,发中断请求,CPU进行中断处理。DMA方式则是以数据块为单位传输的,在所要求传送的数据块全部传送结束时要求CPU进行中断处理,大大减少了CPU进行中断处理的次数。

5、查询方式要轮流对多个中断源进行查询,所需时间较长,很难满足外设的实时要求,而采用中断方式便可满足外设的实时性要求。(2)中断方式与DMA方式相比的不足之处是:中断方式传送数据的速度比DMA慢,不适于高速外设的要求。

6、优点:这种方式控制简单。缺点:但外设和主机不能同时工作,各外设之间也不能同时工作,系统效率很低,因此,仅适用于外设的数目不多,对I/O处理的实时要求不那么高,CPU的操作任务比较单一,并不很忙的情况。

dma预处理是中断吗

查询方式是通过查询标志位来判定DMA结束,中断方式是DMA结束的时候返回中断,在程序中不需要一直查询标志位。

是。dma控制器属于核内中断源,是指CPU在正常运行程序时,由程序预先安排好的事件,或者由内、外部事件引起CPU中断正在运行的程序,转到为预先安排的事件或内、外部事件。

◎中断机构 (3)DMA的传送数据的过程:由三个阶段组成 ◎传送前的预处理:由CPU完成以下步骤 向DMA卡送入设备识别信号,启动设备,测试设备运行状态,送入内存地址初值,传送数据个数, DMA的功能控制信号。

在传输数据的过程中,主处理器可以执行其它任务,只有在整个数据块传输结束后,需要处理这些数据时才会中断主处理器的操作。它可以在对系统性能产生较小影响的情况下,实现大量数据的传输。

CPU中断方式:每次操作需要保护和恢复现场,中断次数多,CPU需要花较多的时间处理中断,但节约CPU资源。DMA中断方式:每次操作将数据由设备直接送入内存或内存直接送到设备,数据传送方向由设备到CPU再到内存或相反。

◎中断机构 (3)dma的传送数据的过程:由三个阶段组成 ◎传送前的预处理:由cpu完成以下步骤 向dma卡送入设备识别信号,启动设备,测试设备运行状态,送入内存地址初值,传送数据个数,dma的功能控制信号。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dma中断的触发方式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的几点解答对大家有用,有任何问题和不懂的,欢迎各位老师在评论区讨论,给我留言。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