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目录:
微波、短波、超短波的传播方式有哪些?
1、无线通信方式主要有以下方式:按照工作频段或传输手段分为:中波通信、短波通信、超短波通信、微波通信和卫星通信。按照通信方式分为:双工、半双工和单工方式。按照调制方式分为:调幅、调频、调相以及混合调制等。
2、地波:沿着地球表面传播的电波,称为地波。在传播过程中因电波受到地面的吸收,其传播距离不远。频率越高,地面吸收越大,因此短波、超短波沿地面传播时,距离较近,一般不超过100公里。

3、无线电波的三种传播方式 波长不同的电磁波有不同的传播特性。无线电波基本上有三种传播方式:地波(地表面波)、天波和沿直线传播的波。
4、也能传的挺远的。短波以天波为主,能传很远,因为电离层反射,经过几次反射就可通全球,设备容易小型化,是无线电爱好的最爱。超短波以视距,直线传播为主,用于近距离商业广播。微波以直线传播,用于卫星短讯。
无线电波的传播方式主要有哪几种
地波:沿着地球表面传播的电波,称为地波。在传播过程中因电波受到地面的吸收,其传播距离不远。频率越高,地面吸收越大,因此短波、超短波沿地面传播时,距离较近,一般不超过100公里。

长波传播方式:主要是绕地球表面以电离层波的形式传播,作用距离可达几千到上万公里,此外,在近距离(200至300公里以内)也可以由地面波传播。
无线电波的传播方式:直射 直射在视距内可以看作无线电波在自由空间中传播。反射、折射与穿透 在电磁波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当这个障碍物的尺寸远大于电磁波的波长时,电磁波在不同介质的交界处会发生发射和折射。
地波传播更适用于什么波
1、沿地面传播的无线电波叫地波,又叫表面波。电波的波长越短,越容易被地面吸收,因此只有长波和中波能在地面传播。地波不受气候影响,传播比较稳定可靠。但在传播过程中,能量被大地不断吸收,因而传播距离不远。

2、在视线传播的情况下,如果收发天线离地高度远大于波长,接收点处的地波,可归结为直射波与地面反射波相干涉的结果。沿地球表面的无线电波的传播,称为地波传播。其特点是信号比较稳定。
3、地波传播的特点是信号比较稳定,基本上不受天气的影响,但随着电波频率的升高,传输损耗迅速增大。因此,这种方式更加适合长波的低频传输。地波传输的情况主要取决于地面条件。
4、天波: 靠大气层中的电离层反射传播的电波,称为天波,又称电离层反射波。发射的电波是经距地面70—80公里以上的电离层反射后至接收地点,其传播距离较远,一般在1000公里以上。
5、不受气候影响,传播比较可靠。地波传输的情况主要取决于地面条件。地面条件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地面的不平坦性对电波的影响随波长不同而变化。地面的地质情况是从土壤的电气性质来研究对电波传播的影响。
6、中波的应用:近距离本地无线电广播、海上通信、无线电导航及飞机上的通信等。短波传播方式:短波信号主要靠电离层反射(天波)传播,也可以和长、中波一样靠地波进行短距离传播。超短波通信主要靠地波传播和空间波视距传播。
超短波通信的主要特点
超短波通信利用视距传播方式,比短波天波传播方式稳定性高,受季节和昼夜变化的影响小;天线可用尺寸小、结构简单、增益较高的定向天线。
超短波是指频率为30~300兆赫的无线电波。用这种电波通信具有很多特点,一是视距通信;二是通信容量大;三是保密性能好;四是通信稳定;五是受地形地物影响大。
超短波传播特性:相对其他通信方式而言,超短波通信有它显著的特点超短波通信利用视距传播方式,比短波天波传播方式稳定性高,受季节和昼夜变化的影响小天线可用尺寸小、结构简单、增益较高的定向天线。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超短波的传输距离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的几点解答对大家有用,有任何问题和不懂的,欢迎各位老师在评论区讨论,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