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工科技

以太网安全传输协议(以太网传输层协议)

本篇目录:

以太网使用的介质控制协议是

以太网的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是CSMA/CD。以太网是一种计算机局域网技术。以太网有两类:第一类是经典以太网,第二类是交换式以太网,使用了一种称为交换机的设备连接不同的计算机。

控制方法是CSMA/CD方法。在传统的共享以太网中,所有的节点共享传输介质。为了保证传输介质有序、高效地为许多节点提供传输服务,就需要以太网的介质访问控制协议解决问题。CSMA/CD是一种争用型的介质访问控制协议。

以太网安全传输协议(以太网传输层协议)-图1

CSMA/CD协议。据查询搜狐网资料,在以太网中,wlan介质访问控制技术是CSMA/CD协议,主要是通过监听网络上的载波是否冲突来判断是否在节点间发生冲突。

Ethernet采用的媒体访问控制方式是CSMA/CD。以太网(Ethernet)指的是由Xerox公司创建并由Xerox、Intel和DEC公司联合开发的基带局域网规范,是当今现有局域网采用的最通用的通信协议标准。

万兆以太网的协议标准

IEEE803标准。以太网是一种计算机局域网技术,是现实世界中最普遍的一种计算机网络,遵循IEEE803标准,规定了包括物理层的连线、电子信号和介质访问层协议的内容。

以太网安全传输协议(以太网传输层协议)-图2

在标准方面有:2002年的IEEE 803ae,2004年的IEEE 803ak,2006年的IEEE 803an和IEEE 803aq,以及2007年 的IEEE 803ap。

以太网标准即以太网规定的包括物理层的连线,电信号和介质访问层协议的内容。该标准规定了总线结构网上的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协议——CSMA/CD协议。

万兆mtu(MaximumTransmissionUnit,最大传输单元)是以太网中的一种标准,规定了数据包传输的最大大小。对于万兆以太网(10GigabitEthernet),经常使用的mtu大小是9000字节,通常称为JumboFrames。

以太网安全传输协议(以太网传输层协议)-图3

自从1970年诞生以来,以太网稳步占据了网络协议选择的主导地位。随着以太网的采纳程度增长到当今在局域网部署中达到的95%水平,其标准已发生进化,以满足较高带宽、光纤安装及地域更广大的网络的需要。

计算机网络协议有哪些,具体作用什么

1、这组协议提供了一系列计算机互连和网络互连的标准协议。

2、统一的网络地址分配方案,使得整个TCP/IP设备在网中都具有惟一的地址 标准化的高层协议,可以提供多种可靠的用户服务。

3、网络会话层协议,管理数据交换和网络访问。它向API(Application Program Interface,应用程序接口)提供一组协调性命令,利用下一层网络服务将信息逐个节点地进行传送,从而把应用程序与下层的网络操作系统加以隔离。

4、,物理层;其主要功能是:主要负责在物理线路上传输原始的二进制数据。数据链路层;其主要功能是:主要负责在通信的实体间建立数据链路连接。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以太网传输层协议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的几点解答对大家有用,有任何问题和不懂的,欢迎各位老师在评论区讨论,给我留言。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